首页 > 科普知识 > 正文

糖尿病如何影响我们的心血管健康?

发布时间:2024-11-16 10:00:15

01. 哪些人易患2型糖尿病?

糖尿病有不同的类型,其中,2型糖尿病是患病人数最多的一种。容易患糖尿病的人往往具有下列不良因素

+ + + +

超重或肥胖、尤其腹型肥胖;

缺乏体力活动:活动越少,风险越大;

有家族史:父母或直系亲属有糖尿病;

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甘油三酯升高;

年龄增长:年龄越大,糖尿病风险越大,尤其45岁以后;

糖尿病前期:指血糖水平升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是糖尿病的后备军;


女性相关的一些特殊因素:

①妊娠期糖尿病;

②大婴儿(出生体重超过4kg)生育史;

③多囊卵巢综合征。


02什么年龄要开始进行血糖筛查?

随着年龄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逐渐增加。因此,一般建议45岁及以上的人群要进行血糖筛查,至少每3年筛查一次


对于超重且合并一个或多个糖尿病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家族史、活动少等)人群而言,任何年龄都应该常规进行血糖筛查。


03.筛查血糖的指标有哪些?

判断血糖是否正常主要有4个血糖化验指标:

空腹血糖必须是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任何热量(包括食物、饮料等);

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

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即通常所说的餐后2小时血糖;糖负荷一般指进食75g葡萄糖后;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04.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根据有无典型糖尿病症状(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三多一少”)、随机血糖、空腹血糖、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这四个指标之间的不同组合来诊断糖尿病。


满足下面任一条即可诊断👇:

+ + + +

有典型症状,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

有典型症状,加上空腹血糖≥7.0mmol/L;

 有典型症状,加上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11.1mmol/L;

 无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加上空腹血糖≥7.0mmol/L;

 无症状,空腹血糖≥7.0mmol/L加上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11.1mmol/L;

 无症状,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11.1mmol/L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


05.糖尿病有什么危害?

糖尿病如果得不到良好控制,会影响身体多个器官包括心脏、血管、神经、眼和肾脏等,带来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概括来讲,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有两大方面


第一,大血管并发症即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下肢动脉狭窄、心血管死亡的风险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3倍,发生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的风险也显著增加。因此,防治糖尿病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减少各种心脏病的发生。


第二、小血管并发症,影响眼视网膜、肾脏和周围神经功能等。糖尿病导致下肢神经损伤可产生下肢刺痛、麻木、烧灼感、疼痛并最终丧失知觉,通常从足部开始,逐步向上蔓延。糖尿病还可以影响心脏促发心律失常,影响消化系统导致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糖尿病是肾功能衰竭、下肢截肢以及成人失明的最常见原因


06. 糖尿病为什么会促发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主要通过下列两种方式导致心血管疾病高发: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血糖水平升高产生的直接损伤作用:血管内皮功能不全、氧化应激、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和内皮一氧化氮合酶功能障碍。


血糖水平升高产生的间接致病作用包括:血小板活性增强即血栓倾向增强、胰岛素抵抗等,后者可以增加游离脂肪酸水平以及血脂异常恶化。


无论直接作用还是间接作用都促发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以及血栓形成的风险大大增加。糖尿病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往往更重,累及范围更广。


07. 得了糖尿病,将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何判断?

得了糖尿病以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低情况,需要结合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通常,按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心血管疾病风险分为极高危、高危、中危和低危。


简单举例说明,具备下列任一情况就属于心血管风险极高危人群


【这里提到的极高危风险其意义是:未来10年发生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0%】

+ + + +

① 已合并心血管疾病

② 存在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

③ 同时存在3个或以上主要危险因素——年龄:男性大于55岁/女性大于65岁,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肥胖

④ 1~10岁期间发病且患病超过20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


08. 检查心血管损害的手段有哪些?

为了解心血管损害情况,可以进行下列检查:

 蛋白尿、肾功能:微量白蛋白尿提示血管早期损伤,蛋白尿提示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升高,肾功能不全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② 脑钠肽:水平低时预后较好。

③ 心电图:可以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运动负荷心电图有助于诊断冠心病。

④ 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可以发现糖尿病相关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异常。颈动脉超声可以尽早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T冠状动脉造影可以了解心脏供血血管冠状动脉的狭窄及钙化程度。核素心肌显像可以明确有无心肌缺血。根据诊断需要,还可以进一步选择有创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09.如何预防糖尿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但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还可以延缓甚至终止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 + + +

① 健康饮食:低脂、低热量、高纤维、水果、蔬菜和全麦谷物。


② 多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运动形式可以选择快走、起床、跑步或游泳。规律运动可以减重、降糖、并通过提高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③ 减重:减重可以延缓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体重减轻7%~10%就可以使糖尿病风险降低60%左右。


④ 避免长时间不运动:尽量每30分钟站起来活动至少几分钟。


⑤ 戒烟


牢记!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任何时候开始都为时不晚。


10. 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方法

要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需要对血糖及合并存在的各种异常进行全面而严格管理。

+ + + +

①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见第9条)。


② 控制血糖:大多数患者的治疗目标是达到糖化血红蛋白<7%。但因人而异,对于曾经发生过严重低血糖、预期寿命较短、并发症或合并症多、或糖尿病病程长且多药联合多重措施联合仍不能使血糖达标者,目标值可以设定为<8%或≤9%。推荐使用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降糖药如二甲双胍,以及新型降糖药如GLP-1受体激动剂和SGLT2抑制剂。


 其他管理

降压:血压小于130/80mmHg,首选ACEI或ARB类药物;


降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值因人而异。降胆固醇药物有三类:他汀类,依折麦布和PCSK9抑制剂。首选他汀,必要时两药或三药联合。阿司匹林:心血管风险高危/极高危且出血风险不高者,可以考虑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100mg/天)。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课程内容版权均归北京市东城区慈爱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10153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