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龙生九种,九种各不同”,有的人从不节食,但身材照样苗条,有的人却是“喝口凉水都长肉”,体质不同,饮食各异。
今天,卢医生就给大家讲讲如何判断自己究竟是什么体质,以及不同体质的人更适合吃什么食物。
01
气虚体质
特点:体质虚弱,动则气喘,血压偏低,属于气虚体质;
建议:气虚体质的人春季养生就应该扶土抑木,中医学上叫做疏肝健脾。少吃酸味的,多吃甘味的是大的原则。中医上的酸味≠口感上的酸味,甘味也不等于甜味
×酸味食物:山楂、苹果、柠檬等;
√ 甘味食物:牛肉、大枣、桂圆等,以及所有主食,包括粗粮。
02
阳虚体质
特点:气虚的人如果伴有怕风畏寒,手脚冰凉、大便溏泄,就属于阳虚体质;
建议:春季养生在扶土抑木的前提下,更应注重温脾阳;
√ 吃羊肉、鸡肉、洋葱、干姜更为适宜
03
阴虚体质
特点:表现为脾气急躁、手脚心热、心烦盗汗,大便干燥,中医认为此为阴虚体质;
建议:春季养生更应注意养肝血,清虚热。可以多吃一些滋阴润燥食物,这些都是比较好的,像辛辣、刺激性的温热香燥食物要少吃,因为它耗伤人体阴液;如果要想脾气变好些,还是要少吃醋一类的酸味食物。
×温热香燥及酸味食物:辣椒、醋等;
√ 滋阴润燥食物:如银耳、百合、荸荠、梨、蜂蜜、山药、鸭肉、糯米;
04
痰湿体质
特点:脸上老是油汪汪的,大便粘稠,粘在马桶壁上不好冲,大多还挺着一个“将军肚”,这样的人属于痰湿体质;
建议:痰湿体质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这种体质需要奉行“青菜豆腐保平安”,忌生冷油腻。特别是不要吃性偏寒凉的食物,不然容易引起肠胃不适、腹泻等情况。
×生冷油腻
√ 萝卜、豆腐、粗粮应为春天首选,也可以适当吃一些酸性食物。
05
湿热体质
特点:红光满面,脾气火爆,大便秘结,脸上长斑长痘,动不动就上火的属于湿热体质
建议:湿热体质大多都是高血压患者,清利肝胆湿热是春季养生的主旋律,少酸少油少辣。
√ 多吃诸如莲藕、青菜、杂粮最为适宜。
06
气郁体质
特点:有一类人总是容易不满,总是抱怨,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属于气郁体质
建议:气郁体质的人日常生活上应该注意疏肝解郁,当以行气为主。春季更应该少食收敛酸涩的食物和刺激之品,尤其在睡觉之前。
×酸涩食物:如乌梅、南瓜、泡菜、杨桃等;
×刺激食物:辛辣、咖啡、浓茶等;
√ 行气食物:如洋葱、橘子、茴香等等;
07
血瘀体质
特点:表现为心悸胸痛、唇甲紫绀、皮肤干燥等
建议:春季是血瘀体质最好的调理季节,酸味食物大多具有活血作用,酒可少量常饮,常食桃仁、油菜、茨菰、黑大豆能起到活血祛淤的作用。
√ 酸性食物:如山楂、金桔、醋等;
√ 多吃莲藕、洋葱、蘑菇、香菇、猴头菇、木耳、海带、葛根、魔芋、金针菇、菠萝、菱角等,
08
特禀体质
特点:即过敏体质,易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湿疹等过敏性疾病;
建议:春季是过敏性疾病高发的季节,不要进食海鲜、羊肉等发物,酸味食物具有一定抗过敏功效。
×发物:海鲜、羊肉等;
√ 酸味食物:如乌梅、醋、苹果等;
√ 胡萝卜、西蓝花、葡萄、绿豆等
平和体质
对于平和体质,身体还算健康的人群,应遵循如下原则: 1)饮食清淡——消春火 春季人易上火,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绿豆汤、金银花茶、菊花茶、莲子心泡水等。 2、辛甘之品——助春阳 稍微有一些辛味的东西,如葱、生姜、韭菜、蒜苗等都是养春气的食物。唐朝的《千金方》里有一句话叫做“二三月易食韭”。吃这些食物对于人体春季阳气生发很有好处。 3)少酸增甘——保脾胃 中医认为,春季为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当令之时,宜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而生冷粘杂之物则应少食,以免伤害脾胃,所以春季应该适当多吃些甜味食物,少吃酸味食物。 4)黄绿蔬菜——防春困 “春困”使人身体疲乏,精神不振,应多吃红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对恢复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处。 5)细选食物——少疾病 塔菜、芥蓝、西兰花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菠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可抵抗各种致病因素侵袭。
了解了自己是什么体质后,还应该结合自身的疾病状况,合理调整饮食,许多疾病都具有特殊的饮食宜忌。
|| 痛风患者:宜低嘌呤饮食;
酒肉海鲜都在当禁之列,诸如菠菜、豆芽等春季应季蔬菜因为嘌呤含量高也不宜多吃。
||糖尿病患者:主食不应多;
应多吃升糖指数低的食物,比如牛油果、蓝莓、四季豆等等,也包括菠菜和鸡蛋。
||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
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杏仁、枇杷、橘子、梨、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文字编辑:慈爱嘉培训学校
来源:慈爱嘉公众号
版权声明:凡慈爱嘉培训学校转载的文章,除无法确认外,均会标明作者及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